列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五大核心方向,涵盖从基础定性分析到功能机制研究。以下是各项技术的详细介绍、应用场景及技术对比:
1. 临床蛋白质组(Clinical Proteomics)
技术特点
-
聚焦疾病相关蛋白质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,通常结合体液(血清、尿液)或组织样本。
-
采用高灵敏度质谱(如LC-MS/MS)或抗体芯片(Olink)进行筛查。
应用场景
-
疾病诊断:癌症早期标志物(如PD-1/PD-L1表达谱)。
-
预后评估:阿尔茨海默症脑脊液中的Aβ蛋白动态监测。
分析流程
-
样本采集(避免溶血/反复冻融)→ 2. 高丰度蛋白去除(如血清Albumin)→ 3. Label-free或TMT定量→ 4. 生物标志物筛选(ROC曲线分析)。
2. 转录因子活性检测(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Assay)
技术特点
-
通过检测转录因子(TF)的DNA结合活性或下游靶基因表达,间接反映TF功能状态。
-
常用方法:
-
ELISA/MSD:定量TF磷酸化水平(如NF-κB p65)。
-
报告基因实验:荧光素酶活性检测。
-
DAP-seq/ChIP-MS:直接鉴定TF结合位点或互作蛋白。
-
应用场景
-
免疫调控:T细胞活化中STAT3信号通路分析。
-
植物抗逆:干旱胁迫下MYB转录因子活性变化。
3. 定量蛋白质组(Quantitative Proteomics)
技术分类
方法 | 原理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Label-free | 基于肽段峰面积或谱图计数 | 大样本筛查(如临床队列研究) |
TMT/iTRAQ | 同位素标记多组样本同时定量 | 精确多组比较(如时间序列实验) |
SILAC | 代谢标记(稳定同位素氨基酸) | 细胞培养模型内源蛋白动态追踪 |
数据分析
-
差异蛋白筛选(p-value & Fold-change)。
-
聚类分析(Heatmap)或通路富集(GSEA)。
4.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(PTM Proteomics)
常见修饰类型
-
磷酸化(Phosphorylation):激酶信号通路研究(如EGFR磷酸化位点)。
-
乙酰化(Acetylation):代谢调控(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)。
-
泛素化(Ubiquitination):蛋白质降解途径(如蛋白酶体底物鉴定)。
技术要点
-
富集策略:
-
磷酸化:TiO2/IMAC富集。
-
乙酰化:抗乙酰化抗体免疫沉淀。
-
-
质谱参数:
-
需启用中性丢失扫描(磷酸化)或修饰特异性碎裂模式。
-
5. 定性蛋白质组(Qualitative Proteomics)
技术特点
-
非定量分析,专注于蛋白质鉴定与序列覆盖度。
-
适用于新物种蛋白质组注释或低复杂度样本(如病毒颗粒蛋白)。
典型流程
-
样本酶解→ 2. LC-MS/MS数据采集→ 3. 数据库搜索(MaxQuant vs SEQUEST)→ 4. 假阳性控制(FDR <1%)。
应用场景
-
微生物分类:基于特征肽段鉴定环境细菌种类。
-
重组蛋白验证:确认基因工程产物的正确表达。
技术对比与选择指南
服务类型 | 核心优势 | 推荐仪器 | 样本要求 |
---|---|---|---|
临床蛋白质组 | 高灵敏度标志物筛查 | Orbitrap Fusion | 血清/组织 ≥100 μL |
转录因子活性检测 | 功能机制解析 | ELISA/MSD + LC-MS/MS | 细胞核提取物 |
定量蛋白质组(TMT) | 多组间精确比较 | Q-Exactive HF-X | 细胞/组织 ≥50 μg蛋白 |
磷酸化蛋白质组 | 信号通路位点映射 | timsTOF Pro | 需富集,≥200 μg蛋白 |
定性蛋白质组 | 低成本快速鉴定 | MALDI-TOF/LC-MS/MS | 纯化蛋白 ≥1 μg |
实际案例
-
案例1: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发现肺癌中ALK激酶的新激活位点,指导靶向药物设计。
-
案例2:TMT定量分析新冠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蛋白质组变化,揭示炎症因子风暴关键分子。
总结
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技术:
-
标志物发现 → 临床蛋白质组(Label-free)。
-
机制研究 → PTM分析(如磷酸化)+ TF活性检测。
-
基础筛查 → 定性蛋白质组(低成本快速)。
建议结合多组学数据(如转录组)提升生物学见解的深度。